展会现场

历届参展企业

    上海裕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潍坊高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无锡市奇胜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涵安压缩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宁波精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金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领安科技有限公司
    安尔普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航天康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凯吉凯精密电子技术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北京易艾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亿百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威视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曙光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香河速克商贸有限公司

    莱茵斯(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硬格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市卓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合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环球工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北消安全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有备科援科技有限公司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营口山鹰报警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电话
010-86203328

E-mail
market@zzhxzl.cn

工信部: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进行新兴产业链布局你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9月13日上午,国新办就“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发布会上说,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透露,将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进行新兴产业链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徐想 摄)

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工业部在发布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实力的增强,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重要成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体现在:体量大,2012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体系完备,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竞争力增强,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二是重点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万米海沟成功探底,刷新我国深空深海探测新纪录。“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创了我国自主独立全球卫星导航的新纪元。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新跨越。
大国重器亮点纷呈,首艘国产航母列装,C919大型客机试飞,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峡垂直升船机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矿山装备研制成功,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大型成套装备、小的来讲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都跻身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三是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去年的15.1%;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8%提高到33.7%,2020年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大成果,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7.1%,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十三五”进一步下降16%。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0年的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3%。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制造业企业实力显著增强。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增幅非常大。
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十分活跃,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显著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总数、研发经费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了两倍多。
五是信息通信业实现新的跨越。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实现网络、产业、应用全球领先。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
全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99%,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网络应用从消费向生产拓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医疗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将在前沿领域进行新兴产业链布局


针对有媒体提问,“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方面有哪些推进举措?
田玉龙回应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时候不掉链子,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在提升水平上,工信部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主要从“点、线、面、系统”四个方向着力提升水平。
第一,从点”上来看,主要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特别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这些重点领域关系到国家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有重大突破,布局一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
第二,在“线”上,要增强重点行业包括重点产业领域的纵向韧性,也就是线的韧性。主要是把传统产业,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创新投入,包括数字化改造、绿色减排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使由成本优势转向研发、设计、服务的综合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水平提升,把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坚实,包括工程机械、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同时,加强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布局,用好产业规模优势,保持和增强在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领域的产业链竞争力,加快前瞻性布局,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进行新兴产业链布局,这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引导地方、扶持地方,结合各自的特色和区域战略,使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三,在“面”上,推动以数字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这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方面,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数据驱动新模式,加快数字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这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同时,抓住绿色发展机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第四,在“系统”上,重点抓好生态建设,使各项政策形成链条,使技术、产业优势通过政策环境来保障,使得它进一步发力,在左右拓展、纵深推进、融合发展上,形成良好生态系统,使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发展更加稳步。还要继续加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合作,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利用是一个基本原则,加强产业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探索“双循环”发展模式,构筑一个互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化分工合作体系,这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至关重要。
上一篇: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聚焦数字化未来 下一篇:2021年PT展将于9月27日开幕,特设信息无障碍专区

版权所有:2026中国(北京)消防技术与设备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