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现场

历届参展企业

    上海裕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潍坊高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无锡市奇胜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涵安压缩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宁波精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金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领安科技有限公司
    安尔普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航天康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凯吉凯精密电子技术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北京易艾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亿百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威视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曙光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香河速克商贸有限公司

    莱茵斯(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硬格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市卓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合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环球工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北消安全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有备科援科技有限公司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营口山鹰报警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电话
010-86203328

E-mail
market@zzhxzl.cn

国家信息中心单志广:算力网络需要算力、存力和运力的协同最优调度 2022-08-16你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算力对数字经济至关重要,是核心生产力,近几年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快速增长,持续拉动投资。国家也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提出‘东数西算’超级工程,工程大刀阔斧地对全国算力资源进行调整配置。

8月9日,在世界5G大会期间举办的"Tech Talk 2022"前瞻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讲道,“东数西算”是一个将数据资源从分散到集中、从个体运营到国家统筹的过程,对国家治理、国防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实施角度来看,还面临多方面挑战。

东数西算战略工程,建设“数字强国”之关键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20年,我国算力产业规模已达2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产出1.7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产出6.3万亿元。算力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点,对数字经济会有3.5‰的贡献,对于GDP有1.8‰的推动。

2021年底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520万子架,预计“十四五”期间总投资规模3万亿元,平均年增速>30%。2022年,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25个,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趋势。

2016年我国就提出了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思路,提出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三融五跨)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东数西算”实现东西互补

“国家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提出‘东数西算’超级工程,大刀阔斧地对全国算力资源进行调整配置,既支撑东部算力需求,也带动西部发展,解决数据中心能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单志广讲道。

东西部互补,为“双碳”战略服务。东部地区能耗指标紧张,但算力诉求很大。西部地区气候环境适宜,清洁能源使用成本低。东数西算可以使得算力从东部外溢到西部,降低整体碳排放。

增强东西部经济活力,降低企业成本。数据中心的电力占到运维成本的七成,而西部地区的电价具有明显优势,是算力“西迁”的原生动力。东部海量数据通过全光网迁移到西部,也带动西部产业转型和就业增长。

有利于国家数据的安全。东部沿海和西部数据中心分散配置,实现数据多点灾备,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数据安全将无后顾之忧。同时,加强东西部数据流动,也能最大化消除东西部在数字化转型不均衡的问题。

“五力”打造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数脑,深化各行业数据智能应用创新;数链,加速数据流通融合打造数字供应链;数纽,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数网,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数盾,强化对算力和数据资源安全防护。运力是将算力和存力输送到企业和家庭的关键链条。


优化数据中心布局,确保资源高效利用

原则上,将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布局到可再生能源等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优化网络、能源等资源保障。在城市城区范围,为规模适中、具有极低时延要求的边缘数据中心留出发展空间,确保城市资源高效利用。

(一)数据中心集群。引导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发展,构建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大规模数据的“云端”分析处理,重点支持对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支撑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抵近一线、高频实时交互型的业务需求,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20毫秒范围内。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节点内的数据中心集群,优先承接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起步阶段,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跨区域的国家枢纽节点,原则上布局不超过2个集群。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单一行政区域的国家枢纽节点,原则上布局1个集群。集群应注重集约化发展,明确数据中心建设规模、节能水平、上架率等准入标准,避免盲目投资建设。

(二)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在城市城区内部,加快对现有数据中心的改造升级,提升效能。支持发展高性能、边缘数据中心。鼓励城区内的数据中心作为算力“边缘”端,优先满足金融市场高频交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联网无人机、智慧电力、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需求,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10毫秒范围内。

算力联网,时延至关重要

多样化算力资源虽地理位置分散,但通过网络可以整合为“一台计算机”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就不是简单的网,而是一张高品质的网实现算力高速互联,时延至关重要,全光网将是这张网络的最佳选择。

数据中心集群:引导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发展,重点支持对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支撑科学研究、灾害预警、人工智能训练、视频渲染等非实时交互的业务场景。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20毫秒范围内。

省级/城市数据中心:支持发展高性能、边缘数据中心,作为算力“边缘”端,优先满足金融市场高频交易、VR/AR、超高清视频、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在3~5毫秒范围内,甚至更低。

算力网络需要算力、存力和运力的协同最优调度

数据中心负责提供算力,地理位置上既有集中,又有分散部件。末端企业侧作为需求方和使用者,用户分散;运力上联算力/存力(供给端),下联企业家庭(需求端)。建设目标为,需要综合考虑各地的算力、存储、算法等资源,并结合网络信息(带宽、时延等),针对不同用户对算力的不同诉求,提供最优的资源服务与网络连接,为所有用户提供严格目标的业务质量保障。

“算力的使用需要像‘打开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随用随取,不需要知道自来水的源头在哪里。”单志广讲道。

算力网络对光网络提出了大带宽超长距、高安全可靠、泛在接入的需求。光网络采用光纤作为介质,不受电磁干扰,不会被监听;发生故障时,光网络又能在百毫秒内极速恢复;光网络还能做到单纤容量几十T,是当前业界最大的传输容量。光网络将是算力网络的最佳载体。

全国一体化的家大数据中心体系和“东数西算”工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在推进工作中,要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攻坚克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坚持网络适度超前建设,全光网打造高品质运力,与算力、存力联合构筑坚实的基础设施,助力数字经济参天大树高质量生长!

“东数西算”的理想与现实

据统计,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占全社会总用量的2.7%,总能耗超过2000亿度,而2000公里长距离输电的损耗是6%左右。“东数西算”能够减小电能传输距离,降低电网功率传输损耗;西部地区便宜的电价、地价,充足的空间,能够抵消数据传输增加的硬性成本;西部地区新能源消纳以及相应产业调整将带来的收益等。

此外,“东数西算”网络建设是一个将数据资源从分散到集中、从个体运营到国家统筹的过程,对国家治理、国防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实施角度来看,还面临三方面挑战。

(1)算力网设施的原有节点与新增节点衔接联动

“东数西算”不是单纯地覆盖原有算力数据,而是要建设新节点,且以自筹为主,如政府机构、BAT、运营商等,但如何管理和统筹新旧节点的联动关系,以集中式结构为主,还是分散式布置,尚无定论。

要做好国家规划布局的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与现有的全国各地各类型算力设施的统筹、衔接和配合,形成合理分工、科学联动、高效协作机制,切实发挥国家布局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2)“数”“算”供需匹配度及安全性保障问题

因数据类型多样、业务需求各异,如何确保“东数西算”的“数”和“算”供需匹配,是由政府牵头,还是市场调控,尚无合理解决方案。如果数据来自珠三角等东部地区,而算力设施位于宁夏、贵州、甘肃等西部地区,网络性能、算力实时性、数据安全等各方面影响难以评估。

要在业务层面上做好供需匹配和精准对接,解决谁的“东数”由谁来“西算”的问题?没有业务保障,算力设施就无法发挥应用作用,从而造成设施空置和能源空耗。这种供需匹配可能需要在国家层面、省市级层面、企业层面、业务层面等多层级开展面向性能、价格、效益等多方面的测算,形成真正的应用需求供给和可持续的长效动力机制。

(3)“东数西算”的算力网络的统筹调度和运行机制问题

算力网络并不是简单的将全国的算力连接起来,而是要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进行算力网络云网边的调度,业务的调度、价格的调度、安全的调度。

事实上,可利用多目标优化控制理念,灵活优化算力网络的云网边需求,但终极目标是全网调度、实时调度,还是面向业务需要,尚不可知,爆炸式的数据计算甚至有实时最优解不存在的可能。因此,与电力系统完善的分级调度不同,算力网络的调度机制短期内无法建立。

“随着5G、全光网、SDN等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不再是瓶颈,能够按需将用户和资源池连接在一起。5G/6G的发展,可以为更多的地方提供不受限制的高速网络接入,提供更多的网络连接的可能性。”单志广讲道。

算力网络的本质是构建User-aware network ,application-aware network类似智慧城市的城市大脑,把全网当成一台计算机进行调度理论上说得通,实践上难度很大,可能存在“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可能需要在整网最优难于获得的情况下,做系统分解、局部优化、近似优化,分而治之,综合集成。

面向未来,单志广总结道,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体系和“东数西算”工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在推进工作中,要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攻坚克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要避免对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更要避免对长远的发展估计不足!
上一篇:科技部等六部门发文 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下一篇:新一代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展览会在雄安新区举办

版权所有:2026中国(北京)消防技术与设备展览会